图书介绍
民国时期中国考试制度的转型与重构【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胡向东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605658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04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24页
- 主题词:考试制度-历史-中国-民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民国时期中国考试制度的转型与重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一、问题的提出1
二、学术史的回顾3
三、研究思路6
四、研究方法和论域界定10
第一章 考试制度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历史文化渊源13
第一节 科举承载的功能及其面临的冲击13
一、科举制度的功能和效应14
二、科举面临的危机21
第二节 科举自身的僵化25
一、考试科目:由多样到单一25
二、考试标准:从“衡人”到“衡文”29
三、考试内容:自文学到经文30
四、考试目的与方法:追求公平与反噬自身33
五、考试风气:道高一尺,魔高一丈38
第三节 对科举的补苴改废和学堂考试、留学考试的兴起41
一、晚清科举的改革与停废41
二、洋务派学堂考试的探索与兴起45
三、新式学堂考试的实施49
四、留学考试的产生与发展55
第二章 民国考试制度文化创新发展的思想基础64
第一节 近代社会人才观与考试观的演变64
一、科举时代的人才观65
二、科举时代的考试观68
三、近代人才观的转变70
四、近代科举考试观的嬗变75
五、民国时期考试观念和理论的新发展81
第二节 孙中山的考试思想及其影响89
一、孙中山的考试思想90
二、孙中山考试思想的历史成因94
三、孙中山考试思想的深远影响100
第三节 戴季陶的考试思想述论102
一、民国考试制度的构划者和实践者103
二、戴季陶的考试思想104
三、戴季陶与民国考试制度的实施111
第三章 民国文官考试制度的重构116
第一节 南京临时政府、广州革命政府时期的文官考试规划116
一、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16
二、广州大元帅府时期118
第二节 北京政府时期文官考试制度的构建120
一、确立文官考试制度框架121
二、外交领事官和司法官考试的“独立”128
三、知事试验132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文官考试法规体系的创建136
一、考试院的创建及其职能136
二、考试法规体系的建设与演变137
三、文官考试任用的主要办法148
第四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文官考试制度的实施149
一、任命人员考试的举办情况150
二、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考试的实施152
三、公职候选人考试的推行与废止154
四、文官考试的分发任用154
第五节 文官考试的考试学分析158
一、考试科目与标准158
二、考试内容的更易161
三、试题的难度164
四、试卷的题型167
第四章 民国教育考试制度的演变与革创171
第一节 教育考试制度框架的确立与考试权的移易171
一、民初新教育宗旨的厘定与考试制度的建立172
二、考试权的下移与上收173
第二节 学校校内考试制度的建立与实施178
一、北京政府时期的校内考试179
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校内考试管理187
三、学位制考试的创立194
第三节 入学招生考试的演变198
一、北京政府时期的入学招生考试198
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高校入学招生考试207
第四节 毕业会考和学业竞试的实验218
一、会考制度实施的背景218
二、会考制度的流变222
三、会考的积极影响和消极作用227
四、学业竞试的创办232
第五节 留学考试的发展236
一、北京政府时期的留学考试236
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留学考试242
三、自费留学考试的创办248
第五章 民国考试制度转型和重构的特征与启示251
第一节 民国考试制度转型的社会因素251
一、民初社会经济转型对人才选拔机制的呼唤252
二、民初的“国家危机”亟需恢复文官政治253
三、近代城市变革与职业发展要求重建社会分流机制255
四、教育发展和知识阶层自我实现的需求257
第二节 民国考试制度转型的内在动因260
一、传统考试文化和民族恋考心理的潜在影响260
二、对考试认识的理性回归262
三、考试体制的变革264
第三节 民国考试文化的特色分析265
一、守本开新——民国考试中的文化融合265
二、立法行考——民国考试的法制化努力270
三、党化军治——民国考试的人治色彩272
第四节 民国考试转型的历史评价278
一、民国考试制度转型的主要成就278
二、民国考试制度转型的历史局限283
结语286
一、考试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机制286
二、考试制度需要与之相宜的运行环境290
三、加强考试科学化建设,尊重考试发展规律292
主要参考文献296
后记301
本书图表索引25
表1-1 历代科举科目设置简表25
表1-2 唐至清经学考试指定用书演变情况简表32
表1-3 洋务派学堂招生考试、学业考试例览46
表1-4 清末新式学堂学业考试制度简表52
表1-5 清末第一届留学毕业生奖励考试情形表57
表1-6 清末留学生奖励考试制度简表58
表1-7 清末留学毕业生学成考试情况统计60
表1-8 清末留学毕业生廷试(入官考试)情况统计60
表2-1 旧式考试、标准测验、新法考试之特点比较88
表3-1 北京政府文官考试制度框架122
表3-2 北京政府文官高等考试及格人员分发标准127
表3-3 北京政府时期司法人员考试法规概况131
表3-4 北京政府时期知事试验情况表133
图3-1 考试院机构设置图138
表3-5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文官考试及格人数统计表155
表3-6 私立中华大学法律学系开设课程与高等考试司法官考试科目对照表160
表3-7 首届高等考试报考情况表1931年165
表4-1 北京大学物理系1926年部分班级学年成绩统计表185
表4-2 北京市直辖各校招生一览表200
表4-3 清华大学1925年入学考试科目表201
表4-4 1928—1937年全国大学招生情况统计表210
图4-1 1928—1937年全国大学招生科类变化柱状图210
表4-5 1928—1945年全国中学教育发展情况表219
表4-6 1936年前后中学及师范学校会考科目变化情况表225
表4-7 1940—1945年学业竞试情况表233
表4-8 北京政府时期公费留学考试第二试情况统计表239
表4-9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公费留学考试情形表246
表4-10 第一、二届自费留学生考试统计表249
热门推荐
- 715029.html
- 1457259.html
- 2476690.html
- 2073822.html
- 1043231.html
- 3707379.html
- 3262045.html
- 555545.html
- 3201752.html
- 32601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365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157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766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228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360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765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148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70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163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93867.html